宿便有哪些症狀?造成口臭、影響減重!遠離宿便這樣做

宿便的定義是什麼呢?宿便指在大腸內積聚的糞便,因長時間滯留在大腸內而變得乾燥、堅硬,難以正常排出體外的狀態。通常形成於大腸內壁,可能在腸道彎曲處或其他狹窄的區域堆積。許多人總以為宿便只是造成便秘或如廁頻率降低,沒什麼需要擔心的。但其實宿便積太多對身體有諸多危害,今天這篇文就要告訴大家宿便的壞處,以及該如何有效排出喔!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宿便的定義與成因

宿便是指滯留在腸道內時間過長,未能及時排出的糞便。這些糞便因長時間停留,水分被過度吸收,變得乾燥、堅硬,進而導致排便困難。

 

宿便的常見成因

  1. 飲食纖維不足:攝取過少的膳食纖維會減少糞便的體積與水分,導致腸道蠕動減弱。
  2. 水分攝取不足:腸道中的水分有助於軟化糞便,飲水量不足會使糞便變得乾硬,難以排出。
  3. 運動量不足:缺乏運動會導致腸道蠕動變慢,減少糞便排出的速度。
  4. 排便習慣不良:長時間憋便,忽略排便信號,會讓腸道對便意的感受變鈍,導致糞便累積。
  5. 壓力與情緒影響:壓力過大或長期焦慮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,使腸道蠕動變慢,影響排便。
  6. 長期服用瀉藥:依賴瀉藥可能造成腸道對外部刺激產生耐受性,導致自然蠕動能力下降。
  7. 腸道菌叢失衡:腸道內的有益菌與有害菌不平衡,可能影響腸道健康與排便順暢度。

 

 

宿便對身體的危害

長期累積的宿便不僅影響排便,還會對身體造成多種負面影響,包括消化系統、皮膚狀態,甚至心理健康。

1. 影響腸道健康,增加便秘風險

宿便累積會讓腸道內壓力升高,影響腸道正常蠕動,形成惡性循環,使便秘問題加重,甚至可能發展成腸道阻塞或憩室炎。

2. 導致毒素累積,影響肝臟解毒功能

腸道原本是身體排出廢物的重要器官,但宿便滯留過久,會導致腸道內的細菌分解糞便產生有害物質,如氨、硫化氫等毒素,這些毒素可能被腸道吸收,進入血液循環,增加肝臟的解毒負擔,進而影響整體健康。

3. 影響皮膚狀態,導致痘痘與肌膚暗沉

當腸道排毒功能受阻,體內毒素可能透過皮膚排出,導致皮膚狀況惡化,如長痘痘、皮膚暗沉、毛孔粗大等。

4. 造成口臭與體臭

糞便長時間留在腸道內,會因細菌發酵產生臭味,這些氣體可能透過血液循環影響呼吸與汗液,導致口臭與體臭問題。

5. 影響食慾與消化

腸道內累積大量宿便可能影響消化液的正常分泌,導致胃口變差、脹氣、消化不良等問題。

6. 可能與肥胖有關

研究顯示,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影響代謝功能,而宿便過多會影響腸道環境,進而影響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與能量代謝,導致體重管理困難。

7.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

長期便秘或宿便累積,可能影響膽固醇代謝,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有研究顯示,嚴重便秘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現動脈硬化等問題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該如何避免宿便在體內累積

  • 多吃膳食纖維: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和排便,並增加大腸內的體積,有助於軟化大便並預防便秘。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包括全穀類、豆類、蔬菜、水果、堅果和種子等。
  • 多喝水:足夠的水分攝取有助於軟化大便,減輕排便的困難,並預防宿便的發生。建議每天飲用足夠的水,約8杯(約2公升)。
  • 適度運動: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有助於促進正常的腸道運動和排便。每天適度的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瑜伽等,都可以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。
  • 避免久坐:長時間久坐可能會導致腸道運動減緩,增加宿便的風險。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就站起來走動一下,促進腸道蠕動。
  • 不要忍便意:每當有排便的慾望時,應該及時去廁所,避免憋便。憋便可能導致大便在腸道內停留過長時間,使得便便變硬並增加宿便的風險。
  • 少吃加工品:避免過度食用高脂、高糖和加工食品,這些食物可能導致腸道健康不良,增加宿便的發生。應選擇均衡的飲食,攝取足夠的蔬菜、水果和全穀類,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該如何快速有效排出宿便?

穴位按摩:在中醫學中,有一些穴位被認為與腸道相關,進行按摩刺激這些穴位可能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,改善排便情況

氣海穴:肚臍下方約二橫指寬處

  • 按摩方法:以大拇指指腹安壓畫圈30下,有痠脹感即可,一天2-3次,一次3-5分鐘
  • 穴道功效:幫助順通氣血循環,還可以改善經期不順、生理痛、浮腫等問題

魚際穴:於大拇指第一掌骨中點,掌心與掌背交界處

  • 按摩方法:以大拇指指腹安壓畫圈30下,有痠脹感即可,一天2-3次,一次3-5分鐘
  • 穴道功效:強化腸胃消化,緩解腹脹不適

熱敷:在腹部區域進行熱敷可以放鬆腸道肌肉,促進腸道蠕動,有助於排便。可以使用溫熱的熱水袋或熱敷墊,在腹部區域輕輕按摩或保持熱敷約15-20分鐘。
腹部按摩: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,可刺激腸道蠕動。可以使用溫暖的植物油或乳液,如橄欖油或椰子油,進行按摩,效果或更好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你可能有興趣 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便祕吃什麼改善?吃青菜還不夠!營養師6項解便祕飲食建議

便祕怎麼辦?王俊潔中醫師傳授—4個越按越順暢排便穴道

便祕怎麼解決?3種常見便秘類型,王俊潔中醫師帶你用中藥漢方茶一次解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