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腫怎麼消最快?針對眼皮、臉、腳、小腿水腫對症調理這樣做

水腫在不同的身體部位,意義也不同。身體代謝卡關、水分排不出去是水腫的主因,但有些人水腫是臉會腫得最嚴重,有些人則是身體、腿或者其他部位。為什麼每個人水腫的部位會不同?這是因為水腫的部位反映著每個人身體各部位的問題,今天就從五個常見的水腫部位出發,帶你認識背後的症狀與原因,並從中醫角度提供改善方法,從根本解決「越來越腫」的問題。

 

什麼是水腫?水腫的原因有哪些?

水腫,是指體內液體異常滯留在組織間隙,導致局部或全身出現腫脹現象。依照個人體質不同,常見水腫部位包括臉部浮腫、眼皮腫脹、手腳腫脹,甚至出現腹部脹大、下半身腫脹等情況。

從中醫角度來看,水腫的原因多與脾胃虛弱、體內濕氣重、氣血運行不暢、代謝循環變慢有關。現代生活中常見的活動量不足、久坐久站、熬夜作息不規律、飲食重鹹或常吃生冷食物,都可能影響身體的排水功能,讓多餘水分無法正常代謝,進而引發水腫。

 

5種常見水腫部位,詳細解析與改善方法!

一、眼皮水腫:與睡眠、水分代謝與過敏反應有關

常見眼皮水腫症狀:

  • 一早起來眼皮浮浮的、泡泡眼。

  • 熬夜、睡前喝太多水,隔天特別明顯。

眼皮水腫原因:

  • 晚睡或睡眠品質不佳,讓排水功能延遲。

  • 腎臟代謝水分的功能較弱,水分滯留在上半身。

  • 此外,也可能與過敏、哭泣、眼部感染、飲食高鹽或酒精攝取過多有關。(資料來源:肝臟基金會)

改善眼皮水腫方法:

  • 睡前兩小時減少喝水,避免冰飲與重鹹食物。

  • 熱敷眼睛或使用冷敷眼罩幫助收緊眼周組織。

  • 按壓合谷、睛明穴放鬆眼周。

二、臉部水腫:常與飲食鹹、濕氣體質有關

常見臉部水腫症狀:

  • 睡醒整張臉腫一圈,下巴變圓、雙頰浮腫。

臉部水腫原因:

  • 飲食中鈉含量過高,導致水分滯留。

  • 濕氣體質、代謝偏慢者也容易發生。

改善臉部水腫方法:

  • 減少重口味與加工食品。

  • 喝漢方祛濕茶飲,幫助改善身體濕氣。

  • 可按摩下顎、臉頰與耳下腺,促進淋巴流動。

三、手指水腫:末梢循環變差或與關節疾病有關

常見手指水腫症狀:

  • 戴戒指戴不上,尤其早上或天氣變冷時。

  • 手指腫脹、關節有緊繃感。

手指水腫原因:

  • 血液與淋巴循環不順,尤其冬天或久未運動更明顯。

  • 體質偏寒、血液回流不佳。

  • 若長期發生,可能與甲狀腺功能異常、內分泌失調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退化性關節炎或雷諾氏現象有關。(資料來源:健康遠見、婦女健康基金會、Bestmade人學院)

改善手指水腫方法:

  • 避免手部長時間不動,按摩手指穴道。

  • 保持手部溫暖,促進血液回流。

  • 按壓勞宮、外關穴刺激末梢循環。

四、小腿與腳踝水腫:久坐久站型與靜脈問題常見

常見小腿水腫症狀:

  • 脫鞋後發現腳變大。

  • 腳踝浮腫、小腿緊繃、襪子勒痕明顯。

小腿水腫原因:

  • 地心引力影響+長時間不動,水分容易滯留下半身。

  • 血液循環與靜脈回流減弱,無法將多餘水分帶回心臟。

  • 也可能與靜脈曲張、深層靜脈血栓、心臟衰竭等疾病有關,若持續不退應儘早就醫檢查。(資料來源:FIRICOT、Yuvog、陳乃銘預防醫學診所)

改善小腿水腫方法:

  • 每坐1小時就起身活動5分鐘、抬腿15~20分鐘幫助血液回流。

  • 按摩足三里、陰陵泉穴道,改善下肢壓力。

  • 適度泡腳或使用足貼改善下肢靜脈壓力。

五、全身性水腫:可能與器官功能異常有關

常見全身性水腫症狀:

  • 不只臉或腳,而是整體都腫,特別是腳按下去會凹陷、不易回彈。

  • 有時伴隨喘、疲倦、尿量變少。

全身性水腫原因:

  • 心臟、腎臟、肝臟等器官功能異常。

  • 長期高鈉飲食、久坐、代謝失衡影響全身循環。

  • 也可能與腎病症候群、肝硬化、心臟衰竭等慢性疾病有關,建議若有以上症狀,應儘早就醫檢查。(資料來源:肝臟基金會、健康新聞網)

改善全身性水腫方法:

  • 儘早進行健康檢查,確認腎功能、心臟與肝功能是否正常。

  • 控制飲食鹽分與總水分攝取。

  • 注意每日排尿量與體重變化,早期發現異常。

 

水腫不是「胖」這麼簡單,它更像是一種溫和的警訊,提醒身體代謝可能正在卡關。無論是眼皮、臉、手、腿還是全身浮腫,只要找到對的調理方式,循環變好了、水分自然就流得動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認識自己的身體,找到屬於你的調理方法。

 

*文章作者:本文由翰方御品團隊共同撰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