暈車、想吐要按什麼穴道?按公孫、內關、間使穴,3穴位有效舒緩暈眩不適

坐車、搭船或飛機時,才剛開始移動就覺得噁心想吐、頭暈目眩嗎?這些症狀常與脾胃失和、氣機逆亂有關。若能適時按壓對應穴道,就能有效舒緩頭暈想吐的不適感。今天中醫師推薦3個有助緩解暈吐穴道:公孫穴、內關穴、間使穴,簡單按壓這三個穴位,有助於降逆止嘔、安定心神、改善暈吐不適。

 

暈車、想吐怎麼辦?中醫師推薦3個穴道有效改善頭暈想吐不適感

中醫師推薦三個有效改善暈吐不適的穴道。這三個重要穴道分別是公孫穴、內關穴、間使穴能幫助調暢脾胃、和中止嘔、穩定神經系統,特別適合容易搭車頭暈、反胃想吐的人。快來看看這三個穴位該怎麼按吧!

 

公孫穴位置在哪裡?如何找到正確位置?有什麼功效

坐姿或站姿皆可,從腳大拇趾根部往內側足弓方向滑動,約在第一蹠骨基部前下方的凹陷處,按壓會有痠脹感,即為公孫穴。

公孫穴定位方式:

  • 坐姿或站姿皆可,從腳大拇趾根部往內側足弓方向滑動,約在第一蹠骨基部前下方的凹陷處,按壓會有痠脹感,即為公孫穴。
  • 可沿著腳大拇指側內緣往腳踝方向推,當手指推到骨頭前緣與肌肉交界處、輕按有微痠感,就是公孫穴。

 

公孫穴功效:

  • 健脾和胃、化濕止嘔
  • 穩定內在平衡、改善暈動症
  • 緩解脾胃虛弱引起的嘔吐、腹脹、食慾不佳

中醫認為公孫穴對於脾胃虛弱、暈車、暈船、胃氣上逆特別有效。可與內關穴配合使用,為最常見的止暈止吐穴道組合。

 

公孫穴按摩方法:

1. 初學者版(簡單按壓法,日常保養可用)

用大拇指指腹垂直按壓公孫穴,雙腳可交替進行,每次約1~2分鐘,感到微痠微脹為佳。搭配緩慢深呼吸按壓,可幫助氣機下行、減緩噁心感。

建議搭車前10分鐘按壓,或搭車過程中覺得頭暈時進行按壓緩解。

  • 適合族群:容易暈車、暈機、噁心想吐、胃氣上逆、腸胃功能差、飲食容易腹脹不適者。

 

2. 進階版(熱敷+深層按摩法,效果加乘)

可使用熱毛巾或暖暖包熱敷公孫穴周圍 3~5 分鐘,幫助局部血液循環與舒緩筋肉,提升穴位活性。再用手指關節進行節奏式深按——5秒按壓、3秒放鬆,重複10~15次。

可搭配薑、薄荷或檸檬等具有安胃止吐、提神醒腦效果的精油按摩,有助穩定暈動感、提升清醒度。

  • 適合族群:經常搭車噁心、容易胃氣上逆、搭船頭暈腦脹、睡眠不佳導致暈動症更明顯者。

 

內關穴位置在哪裡?如何找到正確位置?有什麼功效

手心朝上,從手腕橫紋起往上量約兩指寬的位置,在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,按壓有明顯痠脹感,即為內關穴。

內關穴定位方式:

  • 手心朝上,從手腕橫紋起往上量約兩指寬的位置,在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,按壓有明顯痠脹感,即為內關穴。
  • 可以搭配彎曲手腕或輕握拳,使肌腱突顯,更容易找到正確位置。內關穴左右兩手都有,建議雙側交替按壓效果更佳。

 

內關穴功效:

  • 理氣寬胸、止嘔安神
  • 緩解暈車、噁心、胸悶、心悸
  • 穩定情緒、改善焦慮、失眠

中醫認為內關穴能調和心胸與腸胃、調節氣機。對於暈車、搭機、孕吐、壓力型胃不適、焦慮心悸等症狀有顯著舒緩效果。

 

內關穴按摩方法:

1. 初學者版(簡單按壓法,日常保養可用)

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內關穴,每次約1~3分鐘,感覺痠、脹、略有麻感即可。搭配緩慢深呼吸進行,有助安撫自律神經、穩定暈眩與不適感。

建議搭車、搭機、坐船前10分鐘按壓,或開始感到噁心、暈眩時立即使用。

  • 適合族群:容易暈車、暈船、搭機不適、胃脹想吐、情緒焦躁、心悸、壓力型失眠者。

 

2. 進階版(熱敷+深層按摩法,效果加乘)

可先以溫熱毛巾包裹手腕進行3~5分鐘熱敷,幫助放鬆肌肉與提升循環,再以手指關節或按摩棒進行節奏式深層按壓 5秒按壓 → 3秒放鬆,重複10~15次。可搭配薄荷、薰衣草或檸檬精油,提升舒緩胸悶、安神鎮靜的效果。

建議出發前按壓一次,暈眩明顯時可再加強刺激,有助穩定生理反應與提升抗暈能力。

  • 適合族群:長途旅行者、經常搭車搭機者、孕吐族群、情緒緊繃或自律神經容易失調者。

 

間使穴位置在哪裡?如何找到正確位置?有什麼功效

手掌朝上,從手腕橫紋向上量約三指寬距離,位於前臂正中,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,用拇指按壓時會感覺到微痠,即為間使穴。

間使穴定位方式:

  • 手掌朝上,從手腕橫紋向上量約三指寬距離,位於前臂正中,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,用拇指按壓時會感覺到微痠,即為間使穴。
  • 這個穴位與「內關穴」位於同一條心包經上,只是再往上延伸1寸,兩者常合併使用,效果更佳。

 

間使功效:

  • 理氣寬胸、調中止嘔
  • 緩解暈車、噁心想吐、心悸胸悶
  • 安定神經、改善焦慮與暈眩

中醫認為間使穴能調暢氣機、安定心神。臨床常用於治療因情緒緊張、自律神經失調、氣機逆亂所引起的噁心、暈眩、暈車、心悸不安等症狀。是許多易暈族、孕吐者會使用的重要保健穴位。

 

間使按摩方法:

1. 初學者版(簡單按壓法,日常保養可用)

使用拇指指腹輕按間使穴,每次約1~3分鐘,搭配緩慢深呼吸,幫助身體氣機穩定,減少頭暈與噁心感。按壓時可感到微痠感即有效。

建議在出門搭車前10分鐘先按壓一輪,暈車症狀出現時再加強使用。

  • 適合族群:容易暈車暈船、緊張時胃不舒服、胸悶想吐、孕吐初期、焦慮型噁心者。

 

2. 進階版(熱敷+深層按摩法,效果加乘)

先用熱毛巾包裹前臂區域進行3~5分鐘熱敷,放鬆經絡與局部肌肉,提升循環。再用指關節或按摩棒進行節奏式深層按摩:5秒按壓、3秒放鬆,重複10~15次,感到痠脹即為佳。

可搭配具安神、提神效果的精油增強抗暈效力。

  • 適合族群:長時間通勤、容易焦慮型暈吐、經常有搭車前胃不舒服、旅行時暈動症困擾者。

 

透過公孫穴、內關穴與間使穴這三大穴道的按壓刺激,能有效調理脾胃、安定中樞神經、緩解暈車噁心感。常見暈車、想吐多與脾胃功能失調、氣機逆亂有關。建議在搭乘前10~15分鐘開始按壓,可幫助穩定內耳平衡、減少暈吐不適,讓旅途更輕鬆舒適。

 

最後提醒,穴道按摩屬於日常保健方式,若未見改善,或伴隨其他狀況,建議儘早尋求專業中醫診斷與調理,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,恢復整體平衡。

*文章作者:由翰方御品團隊編輯撰寫

你可能有興趣

改善經痛三穴道!三陰交、地機、關元穴快速舒緩生理期不適!

壓力大要按什麼穴道?中醫推薦3大舒壓穴位緩解頭痛與失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