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天氣潮濕容易身體濕氣重,除了喝去濕茶來幫助身體排濕,每天利用雙手按摩雙腿的三個穴道,可以有效幫助身體的促進氣血循環,調節身體狀況,尤其對緩解濕氣有幫助。這三個穴道分別是足三里穴、陰陵泉穴、三陰交穴,今天中醫師會更詳細描述三個穴道的位置,搭配示意圖,讓你在家也能輕鬆找到穴道,有效按摩迅速排除濕氣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身體排濕氣穴道1:三陰交穴
三陰交穴是肝、脾、腎三條陰經交會的穴道,具有調節內分泌、改善水腫、去濕氣的作用,還可緩解經痛及調節月經。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,內踝高點往上約四橫指(約3寸),脛骨後緣靠內側的凹陷處。女性如果生理期遇到水腫問題,也非常適合加強按摩三陰交穴,達到調理的效果。
三陰交穴建議按摩方式,可每按摩20秒休息10秒,至多可進行5分鐘,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身體排濕氣穴道2:陰陵泉穴
陰陵泉屬於脾經,具有健脾化濕、利水消腫的功能,對於身體濕氣重、水腫等症狀有良好效果。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,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處(膝蓋內側下方,摸到脛骨時沿邊緣往下滑,遇到的凹陷就是了)。
陰陵泉穴建議按摩方式,可每按摩20秒休息10秒,至多可進行5分鐘,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身體排濕氣穴道3:足三里穴
足三里穴是胃經的重要穴道,具有健脾和胃、祛濕、增強免疫力的作用,常用於改善消化功能及增強體力。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,髕骨(膝蓋骨)下緣下方約四橫指(約3寸),脛骨前脊外側一橫指處。
足三里穴建議按摩方式,可每按摩20秒休息10秒,至多可進行5分鐘,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中醫師特別提醒,如果是孕婦或特殊體質者,在家進行穴道按摩前,請一定要先尋求主治醫師的同意,並且穴道按摩並不能取代專業醫療,身體若有不適必須就近就醫,尋求醫師協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