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也有這種經驗嗎?明明吃得不多,卻總是覺得肚子脹脹的、排便不順暢?或是容易水腫、餐後很想睡,總覺得身體哪裡怪怪的?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,很可能是每天吃的膳食纖維太少啦!
在日常飲食中,經常關注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營養素的攝取,卻常常忽略一個關鍵卻又容易缺乏的要角——膳食纖維。
當膳食纖維長期攝取不足時,身體會用各種方式向你發出警訊,從最直接的便秘,到更深層的代謝問題都可能隨之而來。
今天,就讓我們跟著蔣之筠中醫師,一起來看看當膳食纖維吃不夠時,身體究竟會發生哪些問題?以及我們又該如何有效補充?一起來看看你中了幾項👇
4大膳食纖維不足常見問題!蔣之筠中醫師來解析!
一、便秘與排便困難
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、刺激腸道蠕動,促進順暢排便,缺乏纖維會導致排便次數減少、排便時間延長與排便疼痛。
🔍常見症狀:大便乾硬、排便時費力、數天才排便一次。
二、水腫與體液滯留
膳食纖維可以間接幫助鈉排出體外、維持體內水分平衡。當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時,身體可能容易出現輕微水腫現象,特別是與高鈉飲食共同出現。
🔍常見症狀:眼皮浮腫、小腿或腳踝腫脹。
三、血糖與脂肪代謝異常
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,有助於穩定血糖、減緩餐後血糖上升,也能幫助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。纖維不足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、血脂異常與代謝症候群風險升高。
🔍常見症狀:體重管理困難、餐後嗜睡、內臟脂肪增加。
四、腸道菌相失衡與免疫力下降
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食物,能夠幫助益生菌生長。纖維不足時,壞菌可能大量繁殖,導致腸道菌相失衡,進一步影響免疫系統、消化功能與皮膚狀態。
🔍常見症狀:容易腹脹、皮膚變差、經常感冒或疲倦。
補充膳食纖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蔣之筠中醫師來解答!
雖然膳食纖維好處多多,但在補充時有幾個小細節需要留意:
- 循序漸進: 如果原本纖維攝取量很低,不要一下子增加太多,應逐步增加,讓腸道有時間適應,避免產生脹氣、腹痛等不適。
- 足夠水分: 攝取大量膳食纖維時,必須同時飲用足夠的水分。纖維吸水膨脹才能發揮最佳效果,否則反而可能加重便秘。
- 均衡飲食: 膳食纖維雖重要,但不能取代其他營養素。仍需確保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均衡攝取,才能維持整體健康。
- 特殊族群: 對於有特殊消化道疾病或正接受治療的人,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,調整膳食纖維的攝取量。
膳食纖維不僅關係著當下身體狀況,更是預防未來多種慢性病的關鍵,別再讓便秘、水腫、疲勞這些小毛病悄悄影響您的生活品質了!
從今天起,跟著蔣之筠中醫師的專業分享,能更清楚認識膳食纖維不足可能帶來的影響。
*文章作者:由蔣之筠中醫師及翰方御品團隊編輯共同撰寫
你可能有興趣一天該吃多少膳食纖維?蔣之筠中醫師分享每日建議攝取量與健康吃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