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質是構成皮膚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基礎,當蛋白質攝取不足,皮膚首先亮起紅燈,出現乾燥、鬆弛及暗沉等警訊!這不只是美觀問題,更是健康的警告。今天就讓張米淇中醫師來揭露3大蛋白質不足對於皮膚的警訊,並分享高效補充蛋白質的三大策略。張米淇中醫師幫助從內而外重拾水噹噹的健康好膚質!
皮膚老化、暗沉其實是蛋白質不夠!張米淇中醫師點名3大皮膚危機
蛋白質攝取不足症狀一:皮膚鬆弛、缺彈性
蛋白質是膠原蛋白合成的重要基礎,若攝取不足,膠原蛋白的生成量下降,皮膚就容易失去支撐力與彈性。長期下來,臉部線條會逐漸變得鬆垮,下垂感明顯,甚至提早出現細紋,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顯老。
蛋白質攝取不足症狀二:乾燥脫屑、暗沉蠟黃
肌膚的屏障功能同樣依賴蛋白質來維持。如果缺乏足夠的營養,皮膚保水力下降,會變得乾燥、粗糙,甚至容易脫屑。這時候膚色也會顯得暗沉無光澤,常常有上妝不服貼、臉色蠟黃的問題,整體氣色看起來不健康。
蛋白質攝取不足症狀三:頭髮指甲脆弱斷裂
頭髮與指甲主要由角蛋白構成,而角蛋白正是來自蛋白質的營養來源。當蛋白質不足時,角蛋白生成受到影響,導致髮絲失去韌性,變得乾枯易斷;指甲也容易分層、脆弱斷裂,看起來薄而沒有光澤。
蛋白質該怎麼補充最有效率?張米淇中醫師分享蛋白質高效補充法
足量攝取,分次吃
蛋白質的需求量和體重有關,一般建議每日攝取量約為體重(公斤)乘以 1.5 克,才能滿足身體修復與代謝所需。與其一次吃很多,不如分次補充,平均分配到三餐,每餐大約 20 克,能讓身體更有效率地吸收利用。同時,若能搭配足量的維生素 C,還能進一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讓肌膚保持彈性與光澤。
來源多樣,動物植物都要吃
蛋白質的來源不應該單一。動物性蛋白質含有完整的必需胺基酸,身體利用率高,能快速補充修復所需;植物性蛋白質則含有豐富的植化素與膳食纖維,對心血管與腸道健康有幫助。將兩者搭配食用,不僅能補足所需氨基酸,也能同時獲得其他營養素,讓營養更均衡。
黃金時機,運動後30分鐘
運動後的 30 分鐘是補充蛋白質的關鍵時刻,此時肌肉修復與合成最為活躍,蛋白質的吸收率也更高。把握這個黃金時機補充,不僅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肌纖維,還能促進肌肉生長,提高基礎代謝,讓身材線條更加緊實,同時也能增加燃脂效率。
張米淇醫師小叮嚀:蛋白質的攝取不僅關乎肌肉生長,也直接影響皮膚的彈性與健康,避免一次大量吸收不完全。同時要搭配足量的維生素C,幫助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維持皮膚水潤有彈性,有助於健康維持。此外,飲食來源應多元,這樣才能補充完整胺基酸,達到身體和皮膚的最佳狀態。
*文章作者:由張米淇中醫師及翰方御品團隊編輯共同撰寫
你可能有興趣翰方御品高蛋白飽飽纖搖飲 ShakeFit 有效嗎?高蛋白+高纖飽足配方—蔣之筠中醫師研發心得
蛋白質攝取不足的4大症狀!肌肉流失、水腫、免疫力下降…詹博恩中醫師解析警訊與改善重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