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一來就臉水腫、腳水腫?中醫師揭密女性經期水腫4大主因與消腫關鍵食物

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後,常覺得臉水腫、手水腫、腿水腫,甚至連鞋子都變緊,照鏡子時更覺得整個人都腫了一號。吳心瀞中醫師指出,荷爾蒙變化、循環代謝與飲食習慣,會影響體內水分平衡,造成經期水腫。經期水腫是女性常見的生理現象,但若總是反覆出現、或伴隨疲倦、手腳冰冷等症狀,就可能與體質、代謝有關。今天就讓吳心瀞中醫師帶大家了解為什麼女性經期容易水腫,以及4種幫助消除經期水腫的飲食建議,讓大家在經期維持輕盈不腫樣也能輕鬆無負擔。

秋天容易喉嚨乾、皮膚癢、嘴唇裂?中醫師教你5招對抗秋燥、潤肺又養氣!

每到秋天總覺得喉嚨乾乾的、皮膚緊繃發癢、嘴唇容易破?甚至早上起來鼻子乾、咳嗽聲沙、口乾舌燥,怎麼喝水都不太夠?這些都是「秋燥」找上門的信號。秋燥是人體順應季節變化的自然反應,只要掌握正確的潤燥養生方法,就能保護肺氣、養陰潤膚,讓身體在轉涼的季節依然維持水潤平衡、氣色明亮!今天就讓中醫師來分享破解秋燥的5大保養妙招,遠離乾癢與咳嗽,輕鬆度過秋天。

百會穴位置圖、穴道功效全解析!按對百會穴有效幫助提振精神、氣血循環、舒緩頭痛

百會穴是人體調節氣血運行與中樞神經功能的重要穴道,被譽為「諸陽之會、提氣之要」。不論是頭暈、頭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睡眠品質不佳,甚至是氣虛下陷、精神疲倦,只要按對百會穴,就能幫助提振陽氣、安定心神,讓氣血循環更順暢、思緒更清明。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這個位於頭頂的「全身氣血開關」!

孕婦產後該怎麼吃?產後1-4週正確進補法,避免便祕、脹氣與體重反彈!

產後媽咪在坐月子或調養時,往往擔心營養不足,會一次吃下大量麻油雞、豬腳湯、高熱量補品。雖然這些食物看似滋補,但若方法不當,可能導致便秘、脹氣、體重增加,甚至延緩子宮恢復及影響代謝。中醫師蔡承玲提醒,產後調理的重點不是「多補」,而是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,讓媽咪在恢復體力、修復子宮的同時,維持消化順暢與體態管理。

血糖不穩導致腸道蠕動差、便秘!舒敬容中醫師提醒膳食纖維補充不可少

現代人生活忙碌,常常下午忍不住吃甜點、晚上又加碼宵夜,這些習慣無形中加劇了血糖波動。當血糖如雲霄飛車般忽高忽低,不僅容易感到疲憊、情緒不穩,還可能影響新陳代謝、脂肪堆積,甚至讓減重和皮膚保養效果打折。舒敬容中醫師提醒,大多數人雖然沒被診斷糖尿病,但血糖波動大,仍可能引發多種隱性危機。

暈車、想吐要按什麼穴道?按公孫、內關、間使穴,3穴位有效舒緩暈眩不適

坐車、搭船或飛機時,才剛開始移動就覺得噁心想吐、頭暈目眩嗎?這些症狀常與脾胃失和、氣機逆亂有關。若能適時按壓對應穴道,就能有效舒緩頭暈想吐的不適感。今天中醫師推薦3個有助緩解暈吐穴道:公孫穴、內關穴、間使穴,簡單按壓這三個穴位,有助於降逆止嘔、安定心神、改善暈吐不適。

膳食纖維不足導致便秘?蕭志達中醫師推薦3款中藥茶,助攻腸道蠕動!

在現代忙碌飲食習慣下,許多人往往因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,導致腸道蠕動變慢,進一步出現便秘問題。不僅如此,長期膳食纖維不足還會影響新陳代謝與腸胃健康。除了從日常飲食中增加蔬果、全穀、豆類的攝取之外,運用高纖食材與中藥搭配,調製成「中藥茶飲」,也是改善腸道問題的實用方法。今天請到蕭志達中醫師提供以下三款簡單實用的中藥養生茶飲:

翰方御品新品上市—【薏仁紅豆孅盈錠】溫和代謝、透亮美妍

繼熱銷超過千萬杯的「順孅茶」之後,翰方御品再度推出全新代謝保養產品—【薏仁紅豆孅盈錠】。這款新品專為女性日常體質設計,能幫助代謝循環、維持線條,同時讓氣色更加透亮。由品牌創辦人曾柏翰中醫師領銜研發,並由吳心瀞、舒敬容兩位中醫師監製,帶給大家一個更速效、更有感的調理選擇。